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 澳門霍英東基金會 赴貴州基層體育教練員情況調研 ——以體教融合夯實根基 讓體育強國落地生花
+ 查看更多

霍啟剛表示,本次代表父親霍震霆先生、澳門霍英東基金會主席霍震寰先生前來調研,并轉達來自他們的問候以及對本次調研情況的關注。通過連續兩日的深入調研,由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聯合澳門霍英東基金會共同發起的“強基計劃”呼之欲出。
一、基層體育現狀:瑕瑜互見,亟待突破
在黔南州聯合體校三都跳水基地,五六歲的小運動員們整齊列隊,伸直手臂,郭晶晶為孩子們一一調整手型,溫和地進行指導。這是調研組的首個調研點,在訓運動員有16名,年齡為5歲—6歲。
訓練場館不大,用於訓練起跳動作的蹦床占據幾乎一半的空間,幾名小運動員在教練李勝東的指導下,依序走上蹦床進行練習。李勝東是遊泳運動員出身,目前是該跳水基地唯一的教練。基層教練匹配存在滞後問題,這一現象并非僅存在於跳水項目中。
2024年在三都縣體操訓練館挂牌成立的體操項目訓練點、聯合體校分校(黔南體操運動隊),基礎設施和附屬設施基本滿足業餘訓練所需,現有在訓運動員22人,在編教練員4人,外聘體操專業教練員1人,其中有教練也是舞蹈老師出身。
調研團隊實地察看了基地的訓練設施、觀摩了青少年跳水隊員的日常訓練。随後與貴州省當地相關領導召開座談會,會上三都縣相關負責人介紹了當地體育事業發展的現狀與困境:比如專業教練人才短缺,設施不夠完善等,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彭維勇談及幫扶工作的目的與意義,他表示,基層體育幫扶是落實“體育強國”戰略的重要舉措。他強調,基金會的幫扶并非簡單的資金投入,而是要構建“輸血+造血”的長效機制--通過改善硬件設施、培養本土教練、搭建上升通道,讓基層體育事業實現可持續發展。
從數量上來看,貴州運動員後備力量不足,教練員數量稀缺等,都是不可回避的客觀問題。座談會上,貴州省體育局黨委書記、局長馬雷對貴州山地體育發展的優勢、人才情況和體旅融合發展思路等展開全面介紹,為調研組一行呈現更為立體的貴州體育發展全貌。他希望能從拉長教練培養周期、提升基層教練待遇支持、建立基層教練保障機制以及支持足球青訓等方面獲得支持和提升。
貴陽市委副書記、市長王宏也在座談會中對貴陽市“交流、合作、共進”的發展特色作了進一步介紹,表示希望能加大港澳與貴陽青少年間的交流,依托體育賽事、體育裝備制造産生進一步合作,并在“文商教體旅”等各方面大力支持推動深度融合。

二、築牢強國底座:基層人才支撐塔基工程
國務院頒發的《體育強國建設綱要》中,将國家體育訓練體系構建納入重大建設工程之一,要求完善各類教練員繼續教育和職業培訓。如果想要體育事業達到更高質量的發展,就必須從根基做起,從一級一級的培訓工作做起,在全國範圍内創造更多分層次的培養系統,做好教練員隊伍的課程設計和擴展評價等體制創新,從而最終給中國體育培養出真正懂經驗、懂科學、懂國際的基層主力軍。
此次霍啟剛與郭晶晶代表澳門霍英東基金會來到貴州調研,就是為了解體育基層情況。郭晶晶表示,競技體育的基礎對於運動員水平穩定性非常重要,希望能夠找到合适的方式,讓更有實戰經驗的退役運動員有機會回到基層篩選好苗子,輸送到省隊,國家隊。
霍啟剛也表示,孩子們對專業體育訓練展現出的高度熱情讓他深受鼓舞。他認為,基層體育的核心在於激發青少年的内在動力,而體育與經濟的結合則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長遠之計,通過體育不僅能夠激活青年消費、推動裝備制造産業,也有助於對外講好中國故事,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。此次調研是一個起點,未來将會積極推動“強基計劃”落地,通過集中培訓、國際交流等方式,助力基層教練員提升專業能力,為中國體育培養更多後備力量。
三、傳承英東精神:從愛國情懷到人才根基
談及霍家對中國體育事業的鼎力支持,可謂一脈相承。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,霍英東便開始充當“中國體育大使”,聯動各方資源,緻力於讓中國體育重回國際舞台。“霍英東體育基金”也曾激勵了中國無數的奧運選手。2002年6月霍英東創立澳門霍英東基金會,以非營利為宗旨,緻力於推動澳門特别行政區及内地的教育、醫療、體育和文化事業發展,也推動建設了英東遊泳館、水立方等現代化體育設施。而霍震霆先生繼承父志,始終堅持與國家戰略同步的體育事業軌迹,在2001年北京申奧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,作為香港奧委會主席,他聯絡超30位國際奧委會委員,促成多輪關鍵對話;并組織香港代表團在莫斯科申奧現場獨創"中英粵三語應援方案"展現國家凝聚力;申奧成功後也持續推動港澳與内地體育交流合作;如今,第三代接棒人霍啟剛将目光聚焦體育人才梯隊建設,擔任粵港澳大灣區體育文化研究院聯合院長,提倡粵港澳共建“體育灣區”,充分發揮粵港澳三地協同優勢,推動大灣區體育資源互聯互通,引入國際先進訓練理念與方式,為體育人才培養注入新動能,打造與時俱進的系統化、科學化體育人才梯隊培養體系。從霍英東到霍震霆,再到霍啟剛,從當年的愛國情懷,到如今的體育人才梯隊建設,霍家三代人将熾熱的愛國情懷與崇高的體育精神深深刻入家族血脈,生動诠釋了體育報國、永續傳承的家國精神。